17
2022-03
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第一工園助推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
作者: ACE
當前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入發展。在今年兩會中,“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”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,著力培育“專精特新”企業,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。報告還提出要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,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工程,進一步凸顯了制造業在經濟大局中的“壓艙石”作用。
圍繞“專精特新”時代的制造強國目標,第一工園積極響應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戰略,按照“創新引領促增量、產業協同強集群、創新服務建生態”的思路,多維舉措培育更多的“專精特新”企業,打造智能制造產業集群,構建先進產業共生平臺,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。

數字經濟時代到來,加速了智能制造的發展。第一工園充分發揮科爾尼(Kearney)、吳中高科創投產業研究院等智庫引領作用,朝著打造“智能制造高端產業地標”的目標謀篇布局,先后在蘇州旺山、甪直,常熟尚湖、梅李、沙家浜,無錫錫山,南京高淳、溧水、六合,馬鞍山和武漢等地高標準建設了10來個以智能制造為主題的產業園區,目前已鏈接服務上市企業、行業龍頭企業及“專精特新”企業近2000家,加速匯聚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。

如何加快培育打造更有優勢、更具競爭力的“專精特新”企業集群?關鍵在于提升產業聚集效應,第一工園堅持招引上市龍頭企業與培育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并重,吸引集聚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,把各方資源要素“聚”起來,有序提升產業鏈的韌性,補齊產業鏈短板,實現產業鏈企業間的耦合協同,助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產業集群。
在旺山企業總部港,智能制造細分行業的“隱形冠軍”企業有很多:瑞可達已發展成同時具備光、電、微波連接器產品研發和生產能力的企業之一,擁有發明專利14項,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125項,境外專利2項,參與制定了多項行業標準,于2021年7月2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上市;冠鴻智能在電芯前工序段高精度AGV領域一路馳騁,其鋰電智能生產項目案例超50家,涵蓋了國內鋰電行業排名靠前的一線企業;索德電氣早早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,其自主研發的新能源商用汽車“六合一”四槍快充驅動器、新能源乘用車驅動控制器經過驗證,關鍵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……目前,在旺山企業總部港內集聚企業超過200家,其中高新技術企業近20家,實現年產值約40億元、利稅約3億元,現已成為蘇州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主要承載地,“智能+”賦能區域提質增效、高質量發展。


